|
|
山东全运:在中国以人为本的和谐实践中升华 |
2009/10/16 8:27:48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作者:刘宝森、王海鹰 |
|
|
第十一届全运会大幕即将开启,四年的筹备只盼今朝。120多个崭新场馆在齐鲁大地屹立,各地群众体育设施得到丰富,赛事举办地的群众以体育健儿为榜样掀起健身热潮,“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全运理念在以人为本的和谐实践中得以升华。
四年筹备历程处处饱含人性关怀。全民参与全运、全民共享全运在这届全运会的主题口号“和谐中国,全民全运”中得到充分体现。山东17个城市都将承办全运会相关赛事,在筹办过程中,山东充分集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吸引群众对全运会的关注和参与,同时,城市运行管理、场馆建设改造、环境氛围营造也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举全省之力办会,在保障赛事的同时不忘记群众健身的问题,让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同步发展,让全民共享全运成果,这些都是这届全运会以人为本的鲜明体现,”山东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瑞林教授说。
从1959年首届全运会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发展群众体育在历届全运会筹备工作中均有体现。山东在筹办十一运会过程中,强化政府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主导作用,发动全社会共建共享,将“十一五”群众体育设施建设任务,纳入迎全运承办任务,与各市签定了责任书,将部门任务上升到政府层面,使群众体育与全运同行的成果,全民所有、全民共享、全民受益。
十一运组委会执行主任、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说:“在兴建和改建比赛场馆时,我们尽可能地把场馆建在居民区和学校区。各地还投巨资兴建了一大批全民健身设施,必将实实在在地给当地群众带来福祉。这让全运会真正成为‘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让每一个普通百姓都能共享全运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如今,“全民全运”的成效已经初显,山东各地健身场地和组织的触角已延伸到社区和农村,40%的行政村有了健身设施,健身站点遍布城乡达10万多个。群众无需远行即可便捷地迈入“健身圈”,享受运动的乐趣。
张瑞林说,“全民全运”不仅是一个响亮的口号,更意味着一种体育办赛模式的变革,这让全运会从本质上更是一个惠民工程。
山东在丰富群众建设设施的同时,还主动为群众送去健身指导。据张瑞林介绍,为让更多的群众科学健身,山东省在山东大学成立了首个全民健身宣讲团培训基地,培训并遴选出优秀学员代表组成“全民健身,共享全运”宣讲团,深入到全省140个县(市、区)开展宣讲活动,为老百姓送知识、送健康、送理念。
赛场外关注普通百姓是体育生活,赛场内是温情脉脉的“微笑服务”。作为十一运会主赛区,济南市从8月中旬开始开展迎全运“微笑服务”主题活动,全市各行各业,特别是全运会赛事运行单位和窗口服务单位都将以笑脸相迎四海宾客。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06级学生尚晓瑞和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08级学生夏滋成曾在济南市经十路市立五院路口,体验交通协管员的工作。正午的阳光晒得胳膊生疼,他们仍然坚守岗位,认真维持交通秩序。“全运会马上要举行了,身为志愿者,我们有义务将这种文明之风传递开来,传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虽然力量微薄,但一传十,十传百,如果每一个被传递的人都能很好地去影响身边的人,那么,我们就能以一种全新的形象来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这两位志愿者说。
微笑服务是一种真诚,在微笑服务中将微笑传递给被服务者。全运会志愿者工作部专职副部长黄波代表遍布济南赛场内外的11.4万名全运会志愿者说:“我们将深化微笑志愿服务理念,让五湖四海的朋友感到舒心。美丽的微笑、矫健的身姿、亲切的问候,是全运会志愿者真诚服务的体现。”
目前,十一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全部就绪,齐鲁儿女在以饱满的热情期待着16日的开幕盛典。姜大明说,“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办赛理念紧扣坚持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顺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使十一运会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丰富和有力拓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