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一运会特邀顾问:建设首个全运村是必然选择 |
2009/9/10 11:08:48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傅晓峰 |
|
|
6日下午,面对参加采访的十余家媒体,十一运组委会技术专家、十一运济南赛区组委会特邀顾问,上海体育大学教授刘清早坦言,从赛事安排、接待条件、方便比赛等方面考虑,建设全运村是筹办本届全运会的“必然选择”。同时,作为历史上的首个全运村,济南全运村在运营服务保障上还面临着“五大挑战”。
作为全运会历史上第一片各地运动员与媒体记者的聚集生活区,全运村的建设任务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为什么济南要建设全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全运村?刘清早认为,“往届全运会,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比赛项目被安排在举办地的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但本届全运会不同,三分之二的比赛被安排在济南,这种赛事地点安排的改变,造成运动员在一座城市高度集中,需要相对较强的接待能力。”“济南有很多宾馆,也有相当的接待能力,但运动员高度集中会造成济南宾馆接待力相对不足。”同时,体操、游泳等10多项比赛将在奥体中心场馆进行,让运动员就近比赛、就近住宿十分重要。“因此,为了化解上述同时产生的矛盾,建设全运村就成了‘必然选择’。”刘清早说。
在谈到全运村面临的挑战时,刘清早用了“新、大、高、紧、多”五个字。“新”。全运村的建筑都是新的,空调、电话、电视、无线网络等新设备需要调试;面临新组建的服务团队需要磨合,新的服务场地需要适应等“新问题”。“大”。全运村地域大、餐饮采购量大、服务范围大等“大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高”。刘清早为全运村总结了“三高”——— 大家希望高、要求高、工作标准高。“紧”。全运村还面临工期紧、筹备时间紧等“紧”的挑战。“多”。全运村服务项目多,居住的运动员、记者多,就餐人数多、服务团队多,也是对全运村运营管理的一次大考。
虽然提出了全运村遇到的五大方面的挑战,但刘清早总结了4条对策:思想统一,高度重视;借鉴经验,科学管理;立足服务,做好服务;竭尽全力,倾情奉献。他对全运村的运营管理和服务充满信心。
|
|
|